目前分類:看電影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雖然是枝裕和的上一部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給我的觀影印象並不是那麼的美好,因為該片的結尾呈現了一種社會議題與藝術家冷然的憤怒,但[橫山家之味]的溫馨與備受推崇,則讓我在沒看到首輪後,一直注意著它的動向,終於dvd上架了.

和[無]片相同的是,[橫山家之味]有著導演一慣的細膩與自然,鏡頭帶我們看 向一個家庭的眾多細微之處,片頭從母女切菜開始,帶到一場為久未回家的兒女準備的午餐,然而大家都不是這麼情願地在這一天聚集在一起,許多家人間不能碰觸 的秘密也開始發酵,因為救人而過世的優秀大兒子的忌日,一直沒迎合父母期望當個醫生的畫作修復師的小兒子,小兒子的老婆與她與前夫生的小孩,看似散漫的女 兒與漫不經心的女婿,一家人,一頓午餐與一個下午的聚會,就說完了這家人的故事.

故事並不特別,甚至容易讓人想起每個家庭共有的事,也許是不善表達情感的父親、看似堅強卻又有許多痛點的母親,沒有符合父母期望的兒女,某些共有的遺憾...這部片讓我想到去年年底的一部法國片[屬於我們的聖誕節].和[橫山家之味]比起來,一個是法式家庭的痛苦解套,一個則是亞洲家庭的摹寫,由於我向來不愛法國片,細膩暗流般地[橫]片還是比較獲得我的喜愛,尤其值得提的是:[橫] 片的表演者都太精湛了,家人間的默契、疏離、矛盾,都在小動作、表情、眼神中飽覽無遺,甚至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就真是一家人,或是在開演前真的一起生活了 一小段時光,如同[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的演員訓練方式,然而[橫山家之味]的演員卻又是挺有來歷的,像是曾演過[東京鐵塔]的那位媽媽--樹木希林,與 個高到不行,總是快撞到日式屋舍門欄的阿布寬(更加深了他在家庭中的格格不入),總體而言,是枝裕和的演員訓練方式一定有其特別,才能自然到可怕地呈現家庭感.

當然家庭並不是永恆溫馨的,家庭也有一些可怕的地方,例如母親每年都會邀當年 被大兒子救起的那個小孩來家裡拜訪,然而看著那個胖青年不自在地在那空間裡接受橫山家一家的關心拷問,極欲迸開的襯衫、髒了一塊的襪子,以及臨別時跌得踉 蹌...與母親說著:每年要他(指那個被救的小孩)痛苦一回並不過分吧...都讓人看到了家庭的尖銳.

故事的結尾也是淡淡的,兒子隨口說說也總是還來不及實現的允諾,一股樹欲靜而 風不止的哀傷,以前總是由母親往大哥的碑上澆水動作,換小兒子一家承接,我看到了一種生命的循環,也想到了之前去看的李開明攝影展--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走 上了父與母的道路,承襲著他們的動作,一代接著一代,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家庭,也是所謂的人生吧!!

[橫山家之味]真的是一部非常不錯,在講家庭的電影.應該沒有什麼人會被踩到 痛點地難過不已,反而會更加地珍惜,那些來自家庭的美善與惡,而且整部片有許多讓人發笑的對話,例如正在耍脾氣的父親,突然叫住女兒問說:為什麼你們都說 是奶奶家而不是說爺爺家?老人同孩童一般地脾氣表覽無遺.

而這句話就讓我笑很久,也想很久地不明所以,是阿!這是為什麼呢?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時的記者張士達寫得真好啊!《歧路天堂》是他到今年為止最「尊重」的電影。是啊!尊重,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只能拍一部片,你會選擇怎麼樣的題材做發揮?選擇邊緣題材可能是人文關懷或是人文情懷的發揮,而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故事是不是可以算是邊緣的邊境題材?也許連小眾市場都無法支持的那種,畢竟我們在台灣引進外籍勞工這麼長的時間裡是多麼特意地忽視這個族群,剝削又不敢承認自己剝削的,該說話的知識份子們也直到這兩年才有相關的作品出現,那在思想廣端的大眾又有多少人敢踏入戲院,冒著也許會被批判的危險?幸好這部片並沒有很批判,不會邊看邊愧疚,內心直冒汗的那種。
 
那這部電影究竟好不好看呢?因為情節的平淡,整部片讓人有著片段串接的感覺,沒有導演個人太過的自溺;沒有為奇炫而奇的生活描寫;沒有過於煽情的控訴;沒有誇耀的異地戀情,感覺導演李奇很像是一個外國人/局外人,在大多時候安靜地看著。優點是這部出於新導演之手的作品,架構、內容、技術等作品元件都俱全,很讓人驚訝這是一個過去完全在電影理論的人拍得片;缺點是,太過片段、太過於想呈現事件,會讓劇情輪廓線模糊,也較不容易引起觀影者的投入或是迸發延燒情感。
 
有著超卷黑髮、留著兩撇小鬍鬚的Yang真的很像我們常見的外籍僱工,真實感十足,但表演層次好像有些太少了,總是見到他在傻笑,和女主角的肢體接觸不知道為何也是有點生硬,有點迴避接吻似滴;倒是他和胖胖台灣gay男的對手戲就頗自然低,看他臨走時拍拍gay男的胖屁股,心裡頭不知為什麼覺得頗溫馨,也直到那裡才相信他是一個很真誠善良的好人,嘖!參差不齊的小鬍子對好人角色的殺傷力還真大。
 
女主角小麗不是一看就會覺得很漂亮,但是是很有質感的女生。要同時和吳立琪、楊貴媚對戲其實還蠻辛苦滴,幸好她也都能撐住女主角的位置,可惜的是劇末在角落發現紙箱那段,那樣地情緒表現很怪,或者更應該說是導演與情節安排的問題了,峰迴路轉的特異,哭泣與叫囂也顯得不自然了。
 
在這部戲中,導演安排了兩次男女主角哼唱15年前林強的台語歌「愛情研究院」,其實感覺有點生硬,雖說這是一個場景大概設在10年前的電影,但如果能唱唱什麼孫燕姿的「天黑黑」,或是比較"顯學"的吳佰的「愛情限時批」會更能引起共鳴些。當然放林強的「愛情研究院」我個人是超喜歡的啦!當場心花朵朵開哩!不過李奇老師看起來實在不像會說台語或是喜歡台語歌的樣子,更正確的說法是,老師看起來其實很像外國人,好像從小在外國唸書長大的那種,而這部片也映證了我覺得他是外國人的想法,因為實在有太多台灣這個地方的文化展現了呀!電音三太子在pub中搖頭、國語老歌與鳳仙裝、台灣喪禮與電子花車女郎...看來就是一部很有得外國獎項緣的電影,而聽說這部片在外國影展的確有很高地注目,不過在台灣的票房真得很不妙,上映一週現在僅剩台北、桃園各一個廳的場次,而且時間都是在上午疑惑,如果能多放映一些時間,多一些好的廳次,多一些機會,國片真的沒人要看嗎?原來去年底的「海角七號」奇蹟對於國片在戲院通路的推廣還是有限啊
 
要說得實在太多了,為了避免無止境與無主旨的叨念,我要開始試著條列:
 
*這部片最讓我驚豔的地方:
第一次拍片的導演能有如此作品真的超厲害,原來老師是一個懂得妥協與群體工作的人,這樣的人很適合當導演,在加上本身的學養與豐富的同理心與觀察力,如果一直一直拍下去不知道會有多恐怖哩
 
*這部片最討喜的部份:
兩個人騎著偷來的摩托車逛遊城市,身為觀影者的我投入了他們的快樂之中,感覺好自由好漂浮,一點也不批判
 
*這部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台詞:
我不是基督徒,不要叫我Mary
(那些以前被我們戲稱瑪利亞們的姊妹們對不起了)
 
*這部片最讓我喜歡的一幕:
男主角Yang跟還沒蓋好的101合照,說樑是他們泰國人蓋的
(那個笑容好呆但好真誠)
 
中時張士達的文章:《歧路天堂》的嘲諷
 
《歧路天堂》@放映週報的深入介紹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發現自己有了這樣的情感後,一切都來不及了!我對你有了期待,而且很顯見地-來自那些看過片子的朋友的訊息以及我個人的揣測:這部電影的走向絕對超乎我的想像,只是偏差得多與少的問題。

 

在我的想像裡,這是一部在講外籍勞工生活與情感的電影,也許有異地開花的愛情、漂流的感受,以及一些降臨於他們身上的問題。因為台灣從來沒有人講述這樣的故事(也許溫知儀的《娘惹的滋味》),因此只能以近期的蔡明亮的《黑眼圈》來想像同樣是以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勞工為主角,不同的是蔡明亮導演在《黑眼圈》中著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而非勞工的生活與情感,至於今天上映的《歧路天堂》究竟是以什麼為主題呢?則要看過才知道了。

 

為甚麼我會想看這部片呢?說起來是有一些淵源的。除了我個人自認也自豪地比一般人有耐性看不討喜的非商業片,再來是這個在宣傳上一直被提到,身兼補教界名師與導演身份,負債千萬拍片只為一圓數十年來影人夢想李奇,是我高中時期的補習班老師。雖然當時我的英文並不是很好,跟老師也沒什麼交集,但是對於一個會在年終自己排出十大電影排行(而且上榜的電影絕大多數是一般人少見的片),告訴我們他最愛的電影是《藍月》,以及當年度最愛的是伊朗導演阿巴斯的《櫻桃的滋味》,甚至再給學生的賀歲卡片上還在三強調《櫻桃的滋味》裡的槍桿變成了一個盆栽,有著多大的民族和平意涵

 

小時候哪懂呢!小時候只想趕快考上也不知道考上了要幹嘛的大學,考上了大學進入了電影社看了一堆怪片,才知道電影不是只有討喜的一面,然後也莫名地想從事相關行業。雖然到了今天的我仍是一點成就也沒有,但是知道了當年的老師果真實現了他的夢想,真的拍出了一部片,除了給予深深地祝福之外,在行動上也應該支持一下。所以雖然找不到人要和我一起去看《歧路天堂》,但我還是會在這個上映的首週期限裡,趕緊去幫票房加個一票,反正一個人看電影也不是頭一遭,也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一個人才可以專心地沒入黑暗之中,隨著劇情起伏,放肆地大哭與大笑,或是進行深深地反思,缺點僅只是看完找不到人討論罷了!

 

再說,這部片全在我的家鄉(也許也是外勞們的第二故鄉)桃園拍攝呢!擁有許多工廠的桃園向來是泰國、菲律賓、世界各國工作者的大本營,每到假日,桃園火車站前站就會聚集大批的外勞,而後站早就晚如東南亞國家的熱鬧小鎮,滿滿都是這些來自熱帶的人們與商店,他們本性友好,皮膚黝黑會對著陌生人笑,但是閉俗的我們會有點害怕,眼光怯怯或是乾脆以冷漠、討厭來疏離著。

 

長期在台北、桃園、新竹移動的李奇老師,就是在這樣的空間背景下,看到了他們,想了他們的故事。

 

記得小時厚的我也有想過他們的故事(起因是常見的腳踏車戀人),我想著在物質缺乏的狀況下,情感會不會更精純濃烈,或是會更追求著遊戲與冒險?雖然常看怪片,但愛情始終還是我最喜歡研究的主題,這部片究竟會有多少愛情成份呢?期待對電影來講並不是好事,往往期待越高就會越覺得電影難看,因此趕緊進戲院才是正經事了!

 

電影《歧路天堂》官方部落格

http://blog.yam.com/detours2008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正!大家看到這部片的機率也不大(或者說看到我網誌的機率),我就索性任意地爆雷了。08年韓國電影《猛男現形記》是一部在韓國不賣,在台灣更沒有什麼知名度的電影,光聽片名,還很容易將它聯想成色情片(其實也是有點相近),但與其要說它是一部色情片,我更認為它是一部喜劇片,劇情講述一個男子因為喝了神奇藥酒,從平凡男變身村莊女人們的性感男神,最後還救了整個村莊的故事(故事大綱是不是聽來就有點low),雖然自從看了《順風婦產科》之後,就領略到韓國人的三八,不過真得看了這部片之後,才知道他們也是有像周星馳這樣風格的導演,明明是古裝片卻沒有一件傳統服飾是正常的(不僅有短裙,還有小背心哩),還有水上芭蕾競技與某些跳tone卻搞笑不已的片段,總之就是一整個好笑,很適合消煩解悶用。可惜的是,片中的男主角實在很不帥,不過有很多女體裸露畫面...但是這都不是重點,因為男主角的長相與女體你可能很快就忘了,但是大嬸的那句氣音「我愛你」卻是怎麼樣都忘不了的--絕啊!

01女人們發現村子裡有天賦異稟的男性,高興地歌詠而歸
 
02在男人們都去打仗的夜裡,女人們注意鐵子的一舉一動
03有男女顛倒意味的曠世告白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會在這個時間點租「慾望城市」真的只是想抒發最近工作&生活困窘的鬱悶情緒,不然在已經可以預期影片內容的狀態下,實在沒什麼理由租它。是的,我就是想看愛情通俗劇,想看那些一輩子都穿不到的華麗服飾與名牌,想聽些性與愛的議題,沉浸糜糜之音--果然,它是節奏快速,影像也很精緻的一部電影。
[慾望城市]影集可以風靡這麼久不是沒原因的,善於掌握男女議題的編劇,清晰地思維與佈局,讓這四個熟女各自有發展卻一點都不凌亂。
百年結不了婚的凱莉終於要結婚了(驚嚇),還有一件浪漫到爆的薇薇安魏斯伍德製作的婚紗--可惜莎拉潔西卡派克好像沒有以前這麼有魅力,縱使光打得夢幻不已,還是欠缺了一點召喚女人進入婚姻殿堂的魔力...反而是劇中凱莉與Mr.Big兩人在婚前,在床上像老夫老妻般又帶點甜蜜的聊天場景,竟然讓我掉了幾滴眼淚
 
是啊!我的哭點好奇怪呀!都不在人家安排好的點落淚,這讓我想到以前我在看蔡明亮的[黑眼圈]時,看到李康生與雜貨店老闆娘在僻靜幽暗的橋下上演激情時,我也哭得悉哩花啦是一樣地詭異呀!
 
記得當時人家問我在哭什麼,我說我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孤獨疏離,渴望擁抱溫度
 
那這一次呢?看通俗地[慾望城市]竟然哭了,這是因為最近的我真的很鬱悶,同時我也真切地想擁抱愛情吧!儘管愛情乍聽之下也是很庸俗,被說到俗爛的東西。然後下次去圖書館決定去租本偉人情書來看,因為我生活的周遭真的太缺少浪漫。
 
如果可以安適地活在幻夢中也沒什麼不好,因為現實真他媽地無味與無聊啊!而這也是愛情通俗劇歷久不衰的原因。願我們多寫些和愛情相關的劇本與歌曲吧!會大賣的,而且讓眾人的生活多點迷藥也沒什麼不好。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偶然間發現這部電影 http://www.mydatewithdrew.com/
光看預告都覺得蠻有趣ㄉ
 
據說是部小成本大效果,而且很有商業流速感的紀錄片,一定要找來看看呀!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突然看到  只有哈哈哈可以形容
然後
這個導演三年後得了金鐘獎
這個主角可能因為逆轉不勝小憂鬱中
 
開心一點吧
人生嘛
 
 
---------------------------
人生不可如演戲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嫌近萬字的《色戒》原著小說太短,買了以後有點心痛的話,那我想你也可以不用去買《夢,十夜》的原著小說了,而且這兩者在網路上都有地方可以找得到。(《夢,十夜》中日文對照:http://jp.hjenglish.com/page/1540/?page=1)但如果你很喜歡這部電影,尤其想研究文本與影像之間的關係(醬總可以買了吧!),的確是可以買,只是即使做好了「影像與文本之間,本來就會有很大差距」的心理準備,看了原文之後,包准你還是會嚇一大跳,然後給予參與《夢,十夜》的導演們才華洋溢的嘉美之詞外,同時也會額外有一滴滴覺得--他們未免也太會唬濫了吧!

 

印象深刻的那幾夜

第一夜,愛情

集結眾多導演的《夢,十夜》,雖然每一部份都有他的特色在,但真的讓我留有深刻印象的莫過於第一、第三與第六個夢,他們分別是實相寺昭雄(鹹蛋超人導演)、清水崇(「咒怨」導演)與松尾鈴木(日本鬼才集合體「大人計畫」之一員)所執導。在夏目漱石的原著中,第一夜是一個很有佛家寓意的故事,百年的時光在須臾間流動,而第一夢的導演不僅抓住了原著精髓,優異的攝影與美術,更加強了原著故事,讓觀影者在極度華美的瑰麗影像中,半迷惑也半透徹,宛如歷經人生百事般地開悟了。

 

第三夜,孩子

再者是第三夜的孩子,除了氛圍詭異至極,這個故事的影像也是最讓我有夢境感的主角在故事中,無法控制自己的意志,反而被背上的孩童驅著走,同時也有著強烈的預知能力真的是很害怕自己晚上也會做置身荒野(更可怕的是詭異小孩在你背)的夢。對照文本來看,清水崇蠻真實呈現文本,同時還加入虛實對比與輪迴等物件豐富層次,加上優異的影像氛圍的掌握,真的是一個厲害呀!

 

第六夜,奇蹟

第六夜,真的超kuso,但也kuso的超深入人心,而且一點都不悖離原著精神。故事一開始就是充滿網路語法的字幕,再來的影像雖是黑白,而且劇中人皆穿著符合時代設定的日本古代服飾,但當飾演「運慶」的演員穿著類cosplay,那一身仿古,但又現代剪裁的穿著,跳著結合日本傳統舞蹈,又有大量HIP-HOP肢體律動方式的舞蹈時,你一邊笑開懷但你知道這個笑點可能無法撐太久但很神奇地,鬼才松尾鈴木就是有本事讓你就以這個笑點,從頭笑到尾。那是精心設計過的場面,所有演出者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樣樣都出於精心設計與精緻表演,即使是在怎麼微小的角色,也許只有一個鏡頭,一個局部特寫,你還是知道這些演員,全部都是劇團的演員,而且正精緻地表演著,更不用提主角(同為「大人計畫」鬼才之一的阿部隆史的表現。所以那整體延伸出的氛圍,讓這個笑點很持久,也讓這段影像深植人心呀!

 

至於其他的段落,像是富有禪義、忠於原著,市川崑老導演執導的第二夢;以動畫呈現,幾乎沒有改動原著的第七夢;原著很有聊齋意味,改編的影像也很有趣味的第十夢等,都讓《夢,十夜》有著豐富的影像風格,至於究竟好不好看,就看個人口味了,但我本身是覺得它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小說也蠻寓意深遠,只是現在的我沒法好好去解析100年前的夏目漱石,究竟是想藉由這些篇幅短小的故事,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當初在猶豫要不要劃《布拉格練習曲》其實猶豫頗久,熱氣球倒在草原上的劇照漂亮的沒話說,影片介紹文字短歸短卻蠻引人入勝的(本屆手冊編輯的文字功力真不賴,片名也是取得一個強,雖然不知道本片為什麼要跟"練習曲"扯上關係?但光是「黯陰羊」(Black Sheep)就很值得拍拍手,更不用說「傻瓜龐克之機器人現形記」這個差點讓我重蹈無聊觀影經驗的炫名字--幸好這部蝦片的英文片名"Electroma"已深植我心):
 
楊斯維拉克是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捷克導演之一,以《青青校樹》、《光纖電人》崛起,再憑《遊子》獲奧斯卡外語片獎。他再度請出父親茲涅斯維拉克出馬,扮演一個不甘寂寞的退休老師,不僅天天做春夢幻想妙齡女郎,還拼命往外跑找零工打,就是不願待在家裡跟老婆面面相覷。電影對遲暮長者的惆悵心情,有著頗為逗趣的詮釋。2007卡羅維瓦利影展最佳編劇、觀眾票選獎。
 
但這樣的電影其實也蠻常有雷存在,而且我後來實在不喜歡看老人電影,因為基調都太灰暗與感傷了些...不過後來還是去看了,在美麗珍貴的星期天上午補眠時間,幸好這部片也沒讓我失望
 
片子是在講一個臨退休的老師,因為受不了學生的調皮,而將濕抹布的水擰在學生頭上,那時候的他看來偏激極端(跟後來的知足快樂簡直判若兩人),他知道自己"不快樂",於是辦理退休。然而退休的他,實在不想整日與同是老師退休,個性嚴肅的老婆在家面面相覷,也不想和一群老人老在公園走來散去,於是他積極尋找兼職打工,第一份工作是穿著帥氣制服,但危險性頗高的腳踏車快遞工作,沒多久就帶著傷返家;後來他又在超市找到一份處理空瓶回收的工作,一般人看來也許是瑣碎無聊的工作,他卻因為可以和人群接觸做得相當開心。在這裡,他幫嚴肅邋塌的老同事開始與人互動,幫獨居生活的老太太宅配日常生活用品,還幫失婚哀傷的女兒覓得好歸宿......更重要的是,在超市偷看年輕美眉或是少婦的性感裝束,可是他生活的一大樂趣......然而這一切卻因為超市新裝設的空瓶回收機而結束,雖然還可繼續待在倉庫工作,卻因為再也無法和顧客接觸閒聊,讓他又覺得"不快樂"與再度出走。
 
雖然"人貴適志"這議題不是這部片的主軸,但它卻讓我想到:人真的要依據自己的特質,找尋適合的工作與生活伴侶。也許你就是開朗適合與人接觸的,何苦去做一個躲在機器後面的職業;或是你天生就愛靜默嚴肅的伴侶,那就不適合找一個愛講話、愛玩的;而天生豐腴,一個屁股兩個大的女生,誰說沒人覺得性感的要命呢?
 
當然這部片最讓我驚異的其實是主角的性幻想部份(老伯的想像力真是豐富有趣,女校長的表現與台詞更讓我每次想到就竊笑良久)...原來呀原來!倉庫牆壁上得污點是這樣來的呀!
 
和同為捷克老人片的《秋天裡的春光》不同,形式歡樂、片尾卻有許多惆悵的《秋天裡的春光》就是後來讓我不太敢再看老人電影的原因,而《布拉格練習曲》卻讓我笑開懷,了解老人世界其實也可以多元遼闊...而生活不正是如此嗎?形式可以相仿,但調性卻可以很多元任你選擇。
 
所以,你想選擇什麼樣的調性與故事呢?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的尾巴】是鄭文堂導演第四部電影作品,但風格和前三部有極大的不同(卻也有許多相同)
【夢幻部落】講的是找不到自己,流浪在城市邊垂的人
【經過】講的也是一種夢想與目標的追尋
【深海】的主題比較亂,似乎想表達女人心中潛藏的暗流與姊妹情誼,但主軸卻被精神疾病這一塊拉走
 
而【夏天的尾巴】呢?
原本以為會是表面講青春,骨子裡又潛藏什麼激烈的抗暴,但其實沒有咧!導演不是近來心性大改,就是真的如他在宣傳時所說:這部片受到很多女兒--也就是擔任編劇之一,同時亦參與演出的鄭宜農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也不是第一次ㄌ,在導演可愛的短片作品【風中的小米田】中,編劇也有宜農,所以在某方面來講,【夏天的尾巴】真的有一點【風中的小米田】長大的感覺,沒有鄭文堂導演片中常見的的深沉情感,看完也不會有太多的情緒負擔,【夏】片真的就是在講青春與搖滾樂,很青春與活潑咧!但它又與一般常見的青春搖滾電影有很大的不同--不煽情,是該片最大的特色,所以我想看完這部片的觀眾,應該不會有那種熱血沸騰,想要去改善這個世界,或是開始學起吉他什麼ㄉ(但不知道高中生看完是什麼感覺,會不會喜歡這部電影呢?)
 
但誠如和我一起去看這部片的友人所說: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清新的電影ㄌ,這樣沒有負擔的感覺很棒!
 
是呀!如同一道清新的小點(導演原諒我用食物比喻),甘甜清爽卻沒有負擔,片中的音樂更是好聽的沒話講
 
所以,就衝吧!
 
還在院線呢!請多多支持呀!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幸在某次地方影展看到楊德昌的"恐怖份子" 真的是讓我驚喜又印象深刻
出品於1986年的"恐怖份子",在16年後於斗六中華影城放映(同時間放映的還有"忠仔"、"愛情來了"等不新,卻富饒意思的電影,而且放的是最能看到電影細節與原色的膠卷)
在黑暗中,我看到年輕的金士傑掙扎地爬過大螢幕,感嘆那個時代還有專職的電影演員,看著微小事物最後堆疊成了爆裂的事件
雖然我沒有很喜歡楊德昌給我的驕傲印象,卻也為他紮實而縝密的說故事功力折服--好厲害啊!當時的震撼力道迄今已微小,但我還記得走出戲院後,那無法不逢人便推介的對"恐怖份子"的喜愛。後來還陸續看了他的"獨立時代"、"一一",但喜愛的程度都不及最早接觸的"恐怖份子"
 
雖然未曾在台灣戲院上映的"一一"是他線前最被人討論的作品,但我個人還是偏心地認為"恐怖份子"是導演楊德昌最優異的作品,因為洞悉人性、人群(甚至有點冷眼看這個世界)的他,實在非常擅長處理衝突題材,而"一一"雖也隱含衝突,卻褪去楊氏慣有的「螢幕寫實」風格,改以更符合「生活真實」、仿若第三人窺視整個家庭,整體步調變緩,讓人在看的當下有著不習慣,卻能在事後想起:他仍是帶領著觀眾冷靜的看著,只不過這次他將旁觀者拉得更近,讓觀眾不只被屏於螢幕外,而是在故事裡有更顯明(窺視者)的位置
 
還記得當時看完"一一"的我,相當期待他在"一一"之後的作品,因為對這樣天生型創作者而言,天賦所散發的才華固然驚異,和歲月碰撞出的火花,相信更是精彩,然而我們已經沒機會再看到了......
 
所幸今年金馬影展做了這樣的選輯,放映了很多部楊德昌導演的電影,雖然許多片在賤價販售的DVD區也可以找到,但是膠卷真的是非常珍貴且特別的,推薦沒看過的朋友一定要進戲院看(真的!"恐怖份子"或"一一"可是很有可能成為你最喜愛的國片呦),而且光是看金士傑跟李立群兩位硬底子演員在大螢幕上飆戲就很值回票價,還有金馬票卷可換星巴克來喝...(一整個宵貪==)
醬還不去看真的是太讓人傷心啦~
 
相關網頁: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夢幻部落"是導演鄭文堂的電影,雖然02年在威尼斯影展得過影評人週的獎項,但和今年同樣得到此獎項的"最遙遠的距離"相比,看過"夢幻部落"的人實在少得多,是因為卡司還是放映通路,讓人沒有記得這部片或容易觀賞到它,是一個需要再討論的問題,但沒有看過這部片,我真的打從心底替大家覺得可惜,因為"夢幻部落"不僅劇本好(充滿情感同時兼具社會性)、攝影好,更重要的是,音樂更是美到不行,真的!音樂好美吶!當我第一次看到男主角的愛人里夢,在淺淺的溪裡用腳逗弄著水、逗弄著水裡的魚,搭配著不浪尤幹製作,半吟唱的背景音樂,淚不知覺地就湧出,迅速地滾落下來......
 
那是我第一次看"夢幻部落",在某次已經很疲累的上班日之後,公司僅剩我一個人,阿堂電影慣有的緩慢詩意,讓我看到一半就按停,心裡一邊想找個更好的時間點來看這部片,然而電影裡的旋律也不斷在我腦中盤旋,讓我掛記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希望它可以被更多人看到&聽見
 
再看"夢幻部落"是這兩天的事了,原以為再聽這樣的音樂不會像初次聽到那樣感動,沒想到我還是淚滿盈框,即便這段旋律在影片中,隨著另外兩位主角又出現了兩次,但每一次的吟唱都讓我深受吸引,也愛極了孤單的小莫與泰雅少女站在旋轉木馬前的影像橋段......音樂好美且充滿靈魂,影像也是
 
看過阿堂導演近年的作品"經過"與"深海",最新的"夏天的尾巴"還無緣目睹,但我真覺得"夢幻部落"是他的巔峰之作(當然人可以有很多個里程碑),因為它不僅包含導演關注的社會議題,也充滿他個人特色的細緻與富有詩意的影像語言
 
先放上不浪尤幹的音樂連結讓大家欣賞
(不過這裡的試聽連結有點太短,沒法顯現"夢幻部落"主題音樂的美,但這裡試聽的第一首"我遺忘已久的泰雅"也讓我有心被勾走的感覺,希望喜歡不浪音樂的朋友,可以多支持購買他的唱片喔)
 
有機會再把我個人愛到不行的音樂與影像補上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如果你沒有看過「巴黎二日情」,你一定要去看。
 
之前在捷運站狂打的「巴黎二日情」10秒廣告雖然點了消費者關於這部片的趣味,但卻沒撥撩起我想買票進戲院的心,直到拿到特映券,影片從第一秒讓人笑到流淚,到最後那感人的迴旋,真讓人覺得也在片中擔任女主角的茱莉蝶兒真是集聚美貌與智慧的極品女子(雖然和我一同前去的朋友一直喃喃茱莉蝶兒真是老了,她年輕時真是爆正之類的男性話語)
 
為甚麼好看?
 
故事是在說一個法國攝影師帶交往兩年餘ㄉ美國男友返家,光是美國法國不同的家人關係與生活習慣就惹出不少笑點。例如美國人注重個人生活空間,而法國女友卻跟家人住在一起,兩人在嘿休時,法國老媽還把洗好燙好的衣服(連牛仔褲都燙出折線來)送到房間裡;美國人習慣不把肉品當肉品,而法國卻習慣肉品連著頭的真實;美國男友在和前女友分手後習慣就此斷了音訊、到了法國才發現滿街都是女友的男性好友(大多是前男友)...於是總總的小衝突與情感的誤會,在心中兜了好大一圈,那些向來為人感興趣的話題:關於什麼是愛、愛與生活的衝突,也在劇中做了探討。是一齣細碎、卻不凌亂與過份抒情感性的女性導演作品;攝影機緊逼男、女主角臉孔的拍攝手法雖然剛開始會讓人壓迫,後來也逐漸成為該片的風格(建議觀影時要坐後邊一點的座位)。
 
不知道是行銷方向還是同期大片太多,即便是抒情小品之作,「巴黎二日情」的首輪票房其實並不理想,此片即將在9/21~9/28於台北光點播映,推薦沒在首輪看到此片的朋友,或是回溫本片愛情探討的朋友,屆時前去捧場
 
呼呼!我真的很愛光點(小春請封我為光點小天后),除了這齣「巴黎二日情」,即將於9月底在光點映演的費里尼影展更吸聚了我全部的目光與期待,費里尼ㄟ!我永遠記得第一次看費里尼電影「八又二分之一」時,片頭有一個人抓著氣球飛到天上去時,那落入心頭的驚喜感
 
23部電影全邀到,台北光點的策展真是一個強。
 
看到這則新聞我真的好開心,屆時,我們再一起沉入費里尼的影像吧!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昨天晚上看完"不能說的秘密"整個人很開心,因為覺得周杰倫說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但把故事說得很好。
 雖然這樣說很不公平,畢竟周董的身後有大筆的資金與優秀的製作團隊撐著,不能完全歸功於他,但光是能整合團隊,甚至光是整合自己腦中紛亂的思緒,流暢的表達出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為甚麼這部片會受到這麼大讚譽的原因,因為在知道自己要什麼,適合做些什麼上面,他非常清楚而清晰。
 看完電影的另一個深切的感覺是:有時候真的只是想要看場簡單的電影,看場劇情不繁瑣、故事完整說得好的電影。有時候真的不想看著麼多特效、不想看刻意搞笑、不想看探討社會議題、不要奇情領域、不要賣弄心理或是電影技法......,有時候的我們,真的只是想單純的看電影,有平順的劇情,讓人喜愛的演員,這就夠了,這就很讓人開心ㄌ。
 然而,國片往往太沈重。
 因為長年累月的蕭條,資金不足無法找到吸引觀眾入戲院的明星;因為沒有厚實的製作團隊,常常都是導演一人苦撐經營,也容易陷於自己的思路弱點;因為資源太少又得找尋生路,所以只好往奇情方向取材,希冀可以抓住某部份觀眾......這也是為什麼近幾年國片給人的印象,不外同志、情色、鬼怪......,也越來越少(甚至是沒有)一部簡單、貼近我們生活故事的電影。
 然而我們可是在香港電影蓬勃、台灣還保持一點點出品量的年代長大的呀!國中年代的我,只要50元就能在我家附近看一場,比一般首輪戲院慢一點,但又比二輪戲院快的電影(也許是戲院成本考量,播出的通常是港片),這種可以常在戲院看到華人影星的成長經驗,是再多的好萊塢電影或是藝術電影填充不了(甚至連國內藝術電影都無法慰藉)。於是我想看愛情片,但我不想看同志議題;我想看我們居住的城市、家鄉的影像,但我不想看敘事緩慢的國片......我從前從前的"熱帶魚"與"愛情來了"咧?甚至是後來一點的"愛你愛我"都不見ㄌ。
 曾經我以為一些發行商支持的年輕國片導演會改變這樣的局面,後來影片出來了,技術面也絕對沒問題(台灣電影製作的人才真的很多也很優秀),但故事就是稍微薄弱了一點,像是故事前頭很好,後頭卻收不攏的雙瞳、詭絲;畫面很美,故事很爛的宅變、盛夏光年;故事爛到爆的刺青;劇情太複雜的國士無雙...所以這次周杰倫會得到這麼多讚譽,我真的覺得是他應得的。而他也維持他一貫的成功模式:年輕與和年紀相稱,甚至是多一點的才華。這就是周杰倫呀!境遇讓人羨慕,但也從沒讓人失望的周杰倫。
 真是太可愛ㄌ。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太迷戀周迅的臉蛋,加上她在電影裡的煙燻妝容實在好看,儘管很多朋友事先告誡我MV導演區雪兒的電影作品明明並非一部好看的電影時,我還是滿懷著期待,將寶貴的翹班時光貢獻給了她。結果ㄋ?結果,還不賴啊!我個人覺得這真是一部有趣的電影。雖然劇中主角明明沒有如我所想,在城市上方飛來飛去,用糖果珠珠攻擊人也超遜武術動作不多,大多以剪接技術迴避,但這樣的明明卻有著昆丁塔倫提諾的黑色趣味與KUSO風情,MV導演慣有的誇張視覺,與較薄弱敘事功力的問題,也在本片重現,但我個人以為,全片最最敗筆的地方,其實是片尾那跳TONE不已的安排,讓後半受不了影片沈滯步調,幾乎進入夢鄉的觀眾,都可以在當下嚇醒,然後了解片中老大貓哥(小時候在台灣很紅的歌手張信哲飾演),為什麼可以用高八度音說話。

 

除了劇本不夠流暢與結局有點詭異外,明明大抵上還算一部好看的電影,尤其香港音樂才子黃耀明加持的電影原創歌曲,與動感到不行的配樂節奏,真的非常具有夏日午後省腦作用。電影可以不看,但原聲帶沒有弄來聽聽真的有點可惜。

 

而看完明明,最想做的是什麼?除了繼續在MSN暱稱使用明明白癡造句法,例如:明明不難看、明明很愛你、明明是胖子外,最想做的大概就是奔跑吧!騎車追風吧!儘管不能像片尾的周迅這麼自在的放開手騎車,但就是想要速度、旋轉、跳躍,然後想起王菲那一支支可愛的MV呦!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07.05  刊載於中國時報副刊開卷專題  (因為怕之後被收到資料庫查不到資料,所以偷貼)

幸運地不幸 楊德昌論電影

【白睿文(Michael Berry)】
  2007629,知名導演楊德昌病逝美國加州,得年59歲。2002 1217日,楊德昌在台北辦公室接受電影研究者白睿文訪談,這是他最後公開且完整談論其電影的文字紀錄。訪談全文收錄於20077 月麥田出版的新書《光影言語》,本文是其中精彩摘要。
  台灣新電影
  問:許多評論者認為《光陰的故事》標誌了台灣新電影的開端,您那時是否意識到正在做一些突破台灣電影傳統的事?
  有,也沒有。有的原因是知道自己跟前一輩做電影工作的人,關係不是那麼密切。電影工作在台灣幾乎是一個「家庭事業」,每個人在某個方面都和每個人有點關係。可是我跟其他年輕導演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就好像我們並不是在同一行。反而是香港新電影對當時在台灣做電影的年輕人有很大的鼓勵。我們想「如果香港做得到我們也可以」。以前主流的香港片都是國語發音,香港新電影重新發現了地方的、日常的語言,也就是廣東話,在對話、聲音的設計上用了更為寫實的手法。那對我們是很大的啟發,覺得我們也可以做同樣的事。
  問:另外一個台灣新電影興起的關鍵,就是你們這群電影人之間的團隊精神
  對,我們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個團體。並不是像國際運動賽事,也沒人會說:「好!我們要像洛杉磯湖人隊把其他隊伍打得落花流水!」(笑)大家就是喜歡做同樣的事情、對彼此很了解,一見面就有很多事情可以聊。
  做完《光陰的故事》,柯一正就等於住在我那裡了(笑)!我那時候一個人,住一個破房子,那裡很方便,大家常常來。來的人想睡覺就睡覺、想洗澡就洗澡、想喝水就喝水,很好玩的。
  問:吳念真之前演過您某些電影裡比較小的角色,例如《麻將》裡頭的流氓。
  (笑)對。其實我差不多每一個戲都會叫他來玩一玩。你可以說他是個完全的演員。
  問:《海灘的一天》被認為是台灣新電影第一部長片。這部電影有著新穎的敘事結構,而且長度上也推到了當時台灣電影所能接受的極限。
  拍的時候我也沒想到會那麼長(笑)!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事情我都想要用最新的角度去嘗試。不過如果說《海灘的一天》是台灣新電影第一部長片,倒也不完全。有趣的是我跟孝賢變成好朋友,就是我在剪接《海灘的一天》的時候。他當時拍《風櫃來的人》,那時我們常常在剪接室碰頭,看互相的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就變成好朋友。許多人現在都只注意到《光陰的故事》跟《兒子的大玩偶》,不過我覺得《風櫃來的人》是台灣新電影運動早期非常關鍵、很重要的一部片子。
  問:早期幾部電影的音樂都是您自己作曲嗎?
  不是,我選音樂。那時候做音樂很貴,我們經費沒有那麼多,只能選已經做好的曲子。而且那時也不需擔心版權的問題(笑)!後製通常非常趕,每天都不能睡覺,什麼音樂適合就放上去。所以你看到的電影配樂,像《風櫃來的人》,是我幫孝賢選了一些古典音樂。我只用了維瓦第的《四季》,後來有些人批評,但我看到《風櫃來的人》的時候,我覺得那是部經典之作,「只有最好的古典樂適合這部片的影像」!
  電影中的都會風格
  問:《恐怖分子》的故事結構是如何產生的?
  主要的靈感是從那個歐亞混血女孩開始。她當時就在台北混,沒有工作,家裡也是單親家庭。她的父親應該是個越戰美軍,她母親以前在酒廊工作,所以她的出身背景很獨特。她說她以前常被媽媽鎖在家裡,沒地方去,就在房間裡打電話開人家玩笑。她打到一個太太那裡,說她是她先生的女朋友,我就想,「哇!」那真是個很爆炸性的故事。那個靈感結構了整部電影,令我想到一件隨機、不相關的行動如何可能造成一個嚴重的悲劇。於是這個故事的型態馬上就出來了。
  問:您是否想說在台北這樣的大都會,個人都是如此絕望、孤獨與孤立?
  我相信不只是台北,當代任何一個主要的大都市都是這樣。甚至在美國有些地方可能更嚴重,尤其是郊區,更可怕。在都市計畫與都市設計來講,「郊區」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概念,你想要在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地方孤立起來(笑)!很矛盾。
  問:您花了幾年時間籌備《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是當代台灣電影的經典之作。您放了一些自傳性的題材在這部電影裡?
  有一些,但最主要的還是當時我觀察到的事情。我真正想要做的,是在這部電影的結構裡反映出那個時代各種各樣的社會現象。這部電影的關鍵,當然是那宗謀殺,就在我學校發生的一個事情(茅武事件)。我對這個事情一直很有興趣,收集了當時所有新聞資料。所有我的同學、和我同年的朋友統統記得這個事情,對我們這一代來說是非常非常大的衝擊。
  這件事非常反映了我們當時的壓抑生活。我們沒有一點自由,想法則不受拘束。我感覺茅武這個孩子有太多想像,他所受的挫折在每個人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但因為他很敏感,所以挫折會更大。挫折在他的心裡增大,到最後是一些幻想在他的思考裡。這是中國現代歷史應該記錄的一個事情,我覺得我有責任去說這個故事。
  問:為何電影中那麼強調美國流行文化,尤其是貓王的音樂?
  其實那些歌曲並不只是「流行文化」而已,那時候台北市的文化就是那個狀況。因為台灣本地的創意,在文化上非常被約束。你要是寫文章,寫得不對,就會像片中的父親,第二天就到警備總部、就進監牢,關多久都不知道。我那時為了編劇做研究,找了非常多的朋友,問他們家裡的事情,很驚訝白色恐怖時期幾乎每個朋友的父親都進去過,幾乎每一個!最有趣的是從來都沒有人講,沒有一個敢講。我父親進去過、製片余為彥的父親也進去過。所以說國民黨對台灣人很不公平,不是的!當時的執政者對所有的人都不公平(笑)!執政者對他管的人沒有信心,這就是當時的社會樣態。
  那時實在沒什麼屬於本地的流行文化。那時候就兩個事情最重要,第一個是熱門音樂排行榜。然後就是日本漫畫。第三就是香港的國語片,去看電影。這三樣基本上是我們成長期間很重要的東西,尤其是搖滾樂對台北的影響非常大,因為那個時候美軍做任何事情都可以。
  當時電影也是很有趣的東西。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看到這麼多歐洲電影、日本電影,這麼多藝術電影。後來長大了點才知道,那個時候中華民國跟全世界各大國都還有外交關係,其中有件事中華民國一定要做、想要做,去取悅這些外交關係的就是,發行他們的電影(笑)!所以當時西門町很多戲院,有兩家專門演義大利電影,有兩家專門演法國電影,有兩家專門演日本電影,台北的選擇非常多。小時候看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全部是商業映演。後來我告訴我的法國朋友,像布烈松的電影,在台北都是商業映演(笑)!他們都非常驚訝。這是在我們那個年代長大的一個意外的好處。現在回想起來很好笑,是非常荒謬的一件事情。《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基本上在描繪那段時期的歷史。
  電影發行大有問題
  問:《一一》在國外市場非常成功,在紐約也放映了大概有半年,但在台灣卻一直沒有上映,是什麼原因?
  是台灣的發行問題。如果現在問我,做過那麼多電影,現在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相當幸運地不幸」(Wea re luckily unlucky.)(笑)。做為導演,在另一個環境的話,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做的,很多基礎建設會幫他做好。在台灣,你除了要編劇、要教演員怎麼演戲,還要去做很多很多工作,包括發行。發行其實是台灣電影最糟糕的一環。後來台灣電影在台灣整個發行的結構垮掉,並不是因為好萊塢的片子來了我們沒辦法競爭,而是原來的架構有很多問題,而主管機關並沒有敏感度去及時改正。
  問:出道二十幾年,回頭看當時對電影的希望、幻想與理想,您覺得有什麼變化?
  其實最覺得自己很幸運──「很幸運地不幸」(笑)。因為我在這個環境,為了完成工作我必須做許多事。如果我在另一個比較輕鬆的環境,可能會變懶,或是成為一個不那麼完整的電影人。另外,因為拍電影是我喜歡做的事,所以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在「工作」,我一直覺得自己在玩!
  每部電影
  都像第一部作品
  問:您拍了8部劇情片,是否有特別偏愛的作品?
  倒不會偏愛,因為在台灣,能拍到一部片子已經很幸運了,所以你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上面。現在回頭看,我會覺得我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每次拍一部電影,都像是第一部電影。
  現在跟以前最不一樣的是,這個事業已經地域化了,不再存在所謂的國家電影。我一直認為,電影或藝術本身,其實並不關聯到國族性,只關聯一件事,就是人性。只要是人,電影是最好的生活經驗。就像《一一》裡小胖引用他舅舅的話說:「電影發明了以後,我們的生命延長了三倍。」我的感覺就像這樣。我們做的事是提供觀眾一個可能的生活經驗,但這個圖像需要經過所有觀眾的檢驗。現在電影工業更加地域化了,以後會真正地全球化。我絕不覺得全球化就是星巴克跟麥當勞,電影很早以前就已經全球化了,由許多不同的文化組成。相當諷刺的,電影節通常都是以國族來做分類標籤,很多族群被特別彰顯,我覺得有時候那反而充斥著偏見與不公平。對某部片子授與榮譽不見得表示對你的尊敬,反而可能是出自偏見。所以這方面更增加了我拍電影中不確定、未知的元素,讓未知的元素更充滿戲劇性。
  未完成的動畫
  問:最近您與成龍合作多項計畫,包括動畫以及一部劇情片。我們要期待的是「楊德昌所執導的成龍電影」或是「由成龍主演的楊德昌 電影」?
  比較接近後者(笑)我覺得有很多成龍他們這個團隊在武術中「藝術」的部分,透過動畫可以做得更為有趣。並不是因為動畫什麼都可以做,或是它「讓不可能成為可能」,更重要的是我們怎麼運用技術更強調武術的美與藝術性。那是用藝術性的方式,但不是高尚藝術。不過會聚焦他作品中的體型與體態,所以我們在做的幾乎是編舞。這對我來講是動畫這個領域最吸引我的地方。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6年發行的十大佳片by阿吱
1.氣象人
  台灣片商直接發dvd的電影,卻是個人年度首選。縝密的劇本與演員尼可拉斯凱吉、米高肯恩的優異的表現,道出平凡你我都可能遇到的問題:個人情感歸屬、兒女長成問題與即將沒於人海卻又不甘平凡的中年心境…是部非常細緻的電影。 
2.如果 愛
  描寫窮人愛情向來是導演陳可辛的強項,此回更在電影中增加歌舞元素,搭配攝影與超強剪接功力,多線敘事增加內容層次,讓人邊流淚邊稱道。
3.愛瘋狂
  完整的劇本、表述,與各環節細緻的琢磨,講述同志心境,更讓人感受家庭情感的瘋狂面。
4.最後一次心動
  特別的敘事與影片節奏,和偶然與你相遇一般,都是讓人有砰然心動的愛情小品。
5.命運好好玩
  看似輕鬆與通俗的劇情,卻能帶出人生與家庭的真意,還能讓人反省,這樣的好萊塢主流電影真的很值得嘉許。
6.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以誇張日漫手法講述悲慘女人故事,讓觀眾在戲院哭哭笑笑,狼狽不已。以【下妻物語】著稱的KUSO導演,此次也KUSO觀眾一番。優異的美術與特效表現,加上廣告導演擅長的緊密節奏,讓本片從頭到尾皆無冷場,要找出影片破綻-難!
7.偶然與你相遇
  很可愛的甜蜜小品,是部在”心靈上”相當清新的作品,雖然男主角實在很不帥,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吧!原聲帶好聽到一個不行。
8.伊莎貝拉
  畫面、氛圍可圈可點。明顯看到彭浩翔在擅長說故事之外,有更多大導表現。杜汶澤飾演的啤酒大肚的警探,不知怎麼地讓人心跳怦怦然&看完電影你只想買張機票衝去澳門玩。
9.愛情不用尋找
  年紀越大越喜歡吉姆賈木許,喜歡,沒有理由。
10.夜宴
  雖不突出,但在國際大導紛迷失在大場面之際,馮小剛在劇本改寫、攝影、場面調度與美術皆有四平八穩的表現,值得進榜推薦。
  相關電影資訊可到http://www.atmovies.com.tw/開眼電影網查詢

av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